本大綱規(guī)定了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的目的、要求和內(nèi)容。
1.適用對象
擬取得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yè)的《特種作業(yè)操作證》,并具備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yè)上崗基本條件的勞動者。
2.培訓目的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掌握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yè)的安全技術理論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工作能力。
3.培訓要求
3.1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
3.2 實際操作訓練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職業(yè)道德、安全意識、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
3.4 由具備資格的教師任教,并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條件。
3.5 采用國家統(tǒng)一編寫的培訓教材。復審的培訓教材由各培訓單位根據(jù)培訓對象和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行制定。
4.培訓內(nèi)容
4.1 通用部分。指所有培訓對象都應接受培訓的內(nèi)容。
4.1.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1.1.1 焊接與切割基礎知識。
4.1.1.1.1 焊接與切割概述。
4.1.1.1.2 金屬學及熱處理基本知識。
4.1.1.1.3 常用金屬材料的一般知識。
4.1.1.1.4 焊接與切割工藝基礎。
4.1.1.2 焊接與切割安全用電。
4.1.1.2.1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用電基本知識。
4.1.1.2.2 焊接與切割設備的安全用電要求。
4.1.1.2.3 常見焊接與切割操作中發(fā)生觸電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4.1.1.2.4 觸電急救方法。
4.1.1.3 焊接和切割防火防爆。
4.1.1.3.1 燃燒與爆炸的基礎知識。
4.1.1.3.2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中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4.1.1.3.3 火災、爆炸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
4.1.1.3.4 滅火技術。
4.1.1.4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勞動衛(wèi)生與防護。
4.1.1.4.1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中有害因素的來源及其危害。
4.1.1.4.2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勞動衛(wèi)生防護措施。
4.1.1.4.3 補焊化工設備作業(yè)中的防中毒措施。
4.1.1.5 特殊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安全技術。
4.1.1.5.1 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補安全技術。
4.1.1.5.2 登高焊接與切割的安全措施。
4.1.1.5.3 水下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安全技術。
4.1.2 實際操作訓練。
4.1.2.1 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和使用。
4.1.2.2 對焊接與切割設備保護性接零(地)的檢查。
4.1.2.3 安全操作焊接與切割及其輔助設備。
4.1.2.4 觸電急救。
4.1.2.5 火災、爆炸事故緊急處理。
4,1.2.6 消防器材的選擇和使用。
4.1.2.7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現(xiàn)場煙塵、有毒氣體、射線等防護操作。
4.1.2.8 焊接與切割作業(yè)前后工作場地及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性檢查及不安全因素的排除。
4.2 氣焊氣割。擬從事氣焊氣割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2.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2.1.1 氣焊氣割的基本原理和適用范圍及其安全特點。
4.2.1.2 氣焊氣割火焰及主要工藝參數(shù)選擇。
4.2.1.3 氣焊氣割常用氣體的性質(zhì)及其使用安全要求。
4.2.1.4 乙炔發(fā)生器的使用安全要求。
4.2.1.5 常用氣瓶的結構和常見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其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4.2.1.6 輸氣管道常見燃燒爆炸的原因及其安全技術要求。
4.2.1.7 焊炬、割炬、阻火裝置及附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安全使用要求。
4.2.2 實際操作訓練。
4.2.2.1 常用氣瓶的識別及現(xiàn)場安全使用。
4.2.2.2 乙炔發(fā)生器的安全操作、正確管理和維護。
4.2.2.3 焊炬、割炬、阻火裝置、減壓器、膠管等附件的安全使用。
4.2.2.4 對氣焊、氣割中有關爆炸、火災、燒傷與燙傷和中毒事故的相應預防措施。
4.2.2.5 對常用金屬材料進行安全焊接操作,根據(jù)工件情況選用焊炬或割炬并對氣體火焰及有關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
4.3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擬從事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3.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3.1.1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的基本原理和適用范圍。
4.3.1.2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的安全特點。
4.3.1.3 焊條和焊接參數(shù)的選用方法。
4.3.1.4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3.1.5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的操作規(guī)范和安全要求。
4.3.2 實際操作訓練。
4.3.2.1 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方法。
4.3.2.2 焊條及其它焊接參數(shù)的選用。
4.3.2.3 焊條電弧焊的基本操作。
4.3.2.4 碳弧氣刨的基本操作。
4.3.2.5 對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中有關觸電、燒傷、燙傷、中毒、爆炸及火災事故采取的相應預防措施。
4.4 埋弧焊。擬從事埋弧焊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4.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4.1.1 埋弧焊工作原理及特點。
4.4.1.2 埋弧焊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4.1.3 常用焊接材料(焊絲、焊劑)的分類和型號,焊接材料和焊接參數(shù)的選擇。
4.4.1.4 埋弧焊的基本操作規(guī)范和安全要求。
4.4.2 實際操作訓練。
4.4.2.1 辨識埋弧焊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
4.4.2.2 焊接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
4.4.2.3 對埋弧焊中的觸電、機械傷害等事故的發(fā)生采取的相應預防措施。
4.4.2.4 常用低合金鋼板一板對接埋弧焊操作,其中包括對焊接參數(shù)及設備進行調(diào)整。
4.4.2.5 常用低合金鋼管一管對接水平固定焊條電弧焊的安全操作。
4.5 氣體保護電弧焊。擬從事氣體保護電弧焊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5.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5.1.1 氣體保護電弧焊的原理、分類、適用范圍及其安全特點。
4.5.1.2 常用保護氣體及其性質(zhì)。
4.5.1.3 常用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4.5.1.4 常用焊接材料的型號和用途,焊接材料和焊接參數(shù)的選擇。
4.5.1.5 鎢極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混合氣體保護焊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5.1.6 鎢極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混合氣體保護焊的操作規(guī)范和安全要求。
4.5.2 實際操作訓練。
4.5.2.1 辨識鎢極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混合氣體保護焊所用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
4.5.2.2 所用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
4.5.2.3 對氣體保護電弧焊中有關觸電、弧光灼傷、高頻損傷及放射性損傷等傷害采取的相應預防措施。
4.5.2.4 低合金鋼板一板及管一管的鎢極氬弧焊打底與焊接操作。
4.5.2.5 低合金鋼板一板及管一管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或富氬混合氣體保護焊的操作。
4.6 電阻焊。擬從事電阻焊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6.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6.1.1 電阻焊的基本原理和分類。
4.6.1.2 點焊、凸焊、縫焊、對焊的特點和應用范圍及焊接參數(shù)的選擇。
4.6.1.3 所用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6.1.4 電阻焊的操作規(guī)范和安全要求。
4.6.2 實際操作訓練。
4.6.2.1 辨識點焊、凸焊、縫焊、對焊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
4.6.2.2 焊接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
4.6.2.3 對電阻焊中有關觸電、機械傷害采取的預防措施。
4.6.2。4 點焊、凸焊、縫焊、對焊基本操作。
4.7 釬焊。擬從事釬焊的作業(yè)人員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接受以下內(nèi)容的培訓:
4.7.1 安全技術理論培訓。
4.7.1.1 釬焊的基本原理和應用范圍。
4.7.1.2 釬焊生產(chǎn)工藝。
4.7.1.3 釬焊方法的分類及其安全特點。
4.7.1.4 釬料的分類、特性、用途及選擇方法。
4.7.1.5 釬劑的分類、特性、用途及選擇方法。
4.7.1.6 常用釬焊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7.1.8 常用釬焊操作中的安全與防護。
4.7.2 實際操作訓練。
4.7.2.1 辨識火焰釬焊、爐中釬焊、感應釬焊及浸沾釬焊的主要組成部分。
4.7.2.2 焊接設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
4.7.2.3 對釬焊中有關觸電、燒傷、中毒、爆炸及火災事故采取的相應預防措施。
4.7.2.4 火焰釬焊、爐中釬焊、感應釬焊及浸沾釬焊的基本操作。
4.8 其它焊接與切割。
對高頻焊、摩擦焊、擴散焊、爆炸焊、冷壓焊、超聲波焊、旋轉(zhuǎn)電弧焊、電渣焊、鋁熱焊、激光焊接與切割、電子束焊、等離子焊接與切割等其它焊接與切割作業(yè)人員,為滿足本大綱2規(guī)定之目的,在保證總學時數(shù)的前提下,培訓內(nèi)容除4.1通用部分外,還應結合本操作項目實際,增加選學內(nèi)容。
5.復審培訓內(nèi)容
5.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2 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
5.3 有關焊接與切割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
5.4 對取證后或上次復審后個人安全生產(chǎn)情況和經(jīng)驗教訓進行回顧總結。
6.課時安排
6.1 每一操作項目的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其中實際操作訓練時間不少于40學時。具體章節(jié)課時安排參考見附表。
6.2 復審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